当前位置
CURRENT NEWS
神经免疫学研究室简介
神经免疫学研究室简介
神经免疫学研究室成立于2014年2月18日,前身是2006年6月成立的神经免疫(重症肌无力)课题组。依托研究室成立的神经免疫学实验室是河南省免疫学会命名的第一个专业研究实验室,2012年7月获得郑州市科技局资助,成立了“郑州市神经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在此基础上筹建的“河南省神经免疫学重点实验室”2015年列入了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提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深刻的社会变化改变了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构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经和重大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肿瘤共同成为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神经免疫性疾病是新认识的、有望短期内取得诊治突破的、重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继脑血管性疾病之后,发病率、患病率均居于第二位的神经科诊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这类疾病的自身抗原、靶蛋白的组织定位以及与产生的神经症状关系等重要指标,关系到对患者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急需在自身抗原识别与自身抗体检测方面取得突破。
我院的神经免疫学学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破茧而出”的那一刻,该学科就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确立发展目标,主要开展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快速诊断试剂研发和临床疗效实验评估,形成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为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诊疗提供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
沿着这一发展理念,我院神经免疫学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2011年9月该学科被推选为河南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培育)学科,2015年被河南省科技厅授予“河南省神经免疫性疾病基础与临床应用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高峰研究员率领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个项目。在这些项目支持下,采用细胞芯片技术,确诊了我省首例抗NMDA受体脑炎和首例抗GABAB受体脑炎;攻克了双色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QP4抗体关键技术;建立了完善的重症肌无力实验室诊断诊断方法。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贰等奖2项,厅局级科技成果6项,申请专利一项。近五年,在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muscle & nerve、Brain等SCI期刊,以及中华系列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提供近90项神经免疫检测服务,并先后与郑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郑州海普检验所、河北健海医学检验实验室等国内知名医学检验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及提供技术支持。
展望未来,神经免疫学研究室主要有三大任务,即新品研发、免疫检测和人才培养。新品研发是发现、鉴定一批新的神经免疫性疾病特异性靶蛋白,制备相应的体外诊断检测试剂;免疫检测是将以已经研发成功的检测技术,用于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神经免疫损伤、副肿瘤综合征、周围神经病、肌炎等神经免疫性疾病实验诊断,经过临床评估、技术优化,为该类疾病诊疗服务。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创新团队成员和研究生培养,创新团队成员掌握神经免疫学研究前沿进展,提高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研究生主要掌握神经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技术。
近5年SCI收录文章:
(1) Gao Feng, Zhao Ying, Cui Xinzheng, Li Qianru, Fang Hua, Du Ying, Zhang Qingyong(Corresponding author).Expression of Protein 4.1R as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hyperplastic thymus tissue with myasthenia gravis. Life Science Journal,2014,11(4):135-139
(2) Yang J, Gao F(co-first author), Zhang Y, Liu Y,Zhang D.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BYHWD) Enhances Angiogenic Effect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by Upregulating VEGF Expression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 2015,56(4):898-906
(3) Chen S, Peng H, Rowat A, Gao F, Zhang Z, Wang P, Zhang W, Wang X, Qu L.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and duration of normobaric oxygen in reducing caspase-3 and -9 expression in a rat-model of focal cerebral ischaemia. Brain Research. 2015, 1618:205-11
(4) Feng Gao, Xue Zhao, Jing Zhang, Xinzheng Cui, Yingna Zhang, Qianru Li, Pingping Liu, Hua Fang, Ying Du, Qingyong Zhang, Junhong Yang, Yunke Zhang(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from the Henan Province, China. Muscle & nerve.2016 May;53(5):711-6
(5) Wang P, Li L, Zhang Z(Corresponding author), Kan Q, Gao F, Chen S. Time-dependent activity of Na+/H+ exchanger isoform 1 and homeostasis of intracellular pH in astrocytes exposed to CoCl2 treatment. Mol Med Rep. 2016 May;13(5):4443-50.
(6) Wang P, Li L, Zhang Z(Corresponding author), Kan Q, Chen S, Gao F. Time‑dependent homeostasis between glucose uptake and consumption in astrocytes exposed to CoCl2 treatment. Mol Med Rep. 2016 Mar;13(3):2909-17.
(7) Li Q, Liu P, Xuan X, Zhang J, Zhang Y, Zhu Z, Gao F, Zhang Q, Du Y(Corresponding author). CCR9 AND CCR7 are overexpressed in CD4(-) CD8(-) thymocytes of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Muscle Nerve. 2017 Jan;55(1):84-90.
(8) Li M, Ren L, Zhang Y, Lv J, Fang H, Zhang J, Zhao X, Han J, Huang P, Du Y, Zhang Q, Yang J, Zhang Y, Gao F(Corresponding autho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hRAb and MuSKAb double seropositive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18 Sep;172:69-73.
(9) Yang D, Ma L, Wang P, Yang D, Zhang Y, Zhao X, Lv J, Zhang J, Zhang Z(Corresponding author), Gao F(Corresponding author).Normobaric oxygen inhibits AQP4 and NHE1 expression in experimental focal ischemic stroke. Int J Mol Med. 2019 Mar;43(3):1193-1202.
(10) Li M, Han J, Zhang Y, Lv J, Zhang J, Zhao X, Ren L, Fang H, Yang J, Zhang Y, Cui X, Zhang Q, Li Q, Du Y, Gao F(Corresponding author). Clin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anti-LRP4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Eur J Neurol. 2019 Oct;26(10):1296-e84.
(11) Jiaojiao Han, Jing Zhang, Mingqiang Li, Yingna Zhang, Jie Lv, Xue Zhao, Shumin Wang, Lulu Wang, Haonan Yang, Sensen Han, Hua Fang, Gao F(Corresponding author). A novel MuSK cell-based myasthenia gravis diagnostic assay,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2019,577076,ISSN 0165-5728(accepted)
(12) Yunke Zhang, Junhong Yang, Yingzhe Chen, Jie Lv, Jing Zhang, Yingna Zhang, Xue Zhao, Hua Fang, Chongchong Liu, Qingyong Zhang, Xinzheng Cui, Xiaohan Wang, Gao F(Corresponding author). iTRAQ-based proteomics analysis of plasma of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Jia Wei Bu Zhong Yi Qi decoction.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9,(accepted)
高峰简介
高峰,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华大基因学院副院长,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神经免疫学研究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河南省生物实验室备案现场审核专家和河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河南省神经免疫性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神经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卫生计生委“51282”领军人才。中国免疫学会终身会员,河南省免疫学会副秘书长,神经免疫分会、重症肌无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神经内科疾病诊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多项省级科研项目。获卫生部新药批件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贰等奖5项、叁等奖3项,厅局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近五年发表论文37篇(SCI收录13篇)。
吕杰简介
吕杰,女,1987年1月生,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3年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进入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工会女工委员。主要从事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项目、教育厅项目、院级基本业务项目。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获得厅局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 神经免疫性疾病 临床研究项目 汇总表
(2019年09月01日执行)
序号 |
名 称 |
检验申请名称 |
标本/样本量 |
检验项目 |
临床意义 |
检测方法 |
检测时间(工作日) |
1 |
神经疾病免疫性损伤 |
OCB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和同一天脑脊液 4ml |
血脑屏障指数(BBB) IgG 指数(IgG Index) 24小时IgG鞘内合成率(24hrIgG-Syn) 寡克隆区带(OCB) |
多发性硬化、急性脊髓炎、GBS和脑炎 |
等电聚焦+免疫固定 |
3-5 |
2 |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 |
抗AQP4抗体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和/或脑脊液 4ml |
抗AQP4抗体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
间接免疫荧光 |
1-3 |
抗MOG抗体 |
抗MOG抗体 | ||||||
抗GFAP抗体 |
抗GFAP抗体 |
自身免疫性星形胶质细胞病 | |||||
3 |
重症肌无力 |
MG抗体谱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l |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 抗肌肉特异性受体酪酸激酶抗体(MuSKab) 抗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蛋白4抗体(LRP4ab) 抗连接素抗体(Titinab) |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 |
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 |
3 |
4 |
副肿瘤综合征 |
神经元抗体谱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和/或脑脊液 4ml |
6抗体: Hu、 Yo、 Ri、 PNMA2(Ma2/Ta)、 CV2(CRMP5、Amphiphysin |
因远隔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引起的小脑变性、僵人综合征、感觉性神经元神经病、慢性胃肠道假性梗阻、Lambert- Eaton综合征和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等 |
免疫印迹 |
1 |
14抗体: Titin、Recoverin、PKCγ、GAD65、Zic4、Tr(DNER)、SOX1、 PNMA2(Ma2/Ta)、Ma1、Amphiphysin、CV2(CRMP5)、Ri、Yo(PCA-1)、 HuD | |||||||
5 |
自身免疫性脑炎 |
抗NMDAR抗体 |
脑脊液 4ml和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 |
1抗体: 抗NMDAR抗体 |
符合癫痫、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边缘叶脑炎三联征,应排除自身免疫性脑炎 |
间接免疫荧光 |
1 |
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谱 |
6抗体: 抗NMDA、AMPA1、AMPA2受体抗体; 抗CASPR2、LGI1抗体; 抗GABAB受体抗体 | ||||||
抗IgLON5 抗体 |
1抗体: 抗IgLON5 抗体 |
间接免疫荧光 |
1 | ||||
6 |
神经节苷脂抗体谱 |
GM抗体谱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和/或脑脊液 4ml |
12抗体(IgG型和IgM型合计24项): Sulfatide、GM1、GM2、GM3、GM4、GD1a、 GD1b、GD2、GD3、GT1a、GT1b和GQ1b |
指标测定应用于因神经节苷脂谱抗体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
免疫印迹 |
1 |
7 |
肌炎 |
肌炎抗体谱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 |
10抗体: Mi-2、Ku、PM-Scl 100、PM-Scl 75、 Jo-1、SRP、PL-7、PL-12、EJ、Ro-52 |
皮肌炎、多肌炎、特发性肌炎、抗合成酶综合征以及重叠综合征等 |
免疫印迹 |
1 |
24 抗体: Ro-52、EJ、PL-12、PL-7、SRP、Jo-1、PM-Scl 75、PM-Scl 100、Ku、Mi-2、MDA-5、 TIF1γ、 SAE-1、 SAE-2、 NXP-2、 OJ、KS、ZO 、Scl-70、RNA-PIII 、Th/To 、Fibrillarin、NOR-90、 HA | |||||||
8 |
抑郁症 |
5-HT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 |
5-羟色胺(5-HT) |
类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
ELISA定量 |
3-5 |
9 |
脑寄生虫病 |
脑寄生虫病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 |
猪囊尾蚴IgG抗体(脑囊虫病) 日本裂体吸虫IgG抗体(血吸虫病) 并殖吸虫IgG抗体(肺吸虫病) 包虫IgG抗体(包虫病、棘球蚴病) |
脑寄生虫病 |
ELISA |
1-3 |
10 |
阿尔茨海默病 |
AD全套 |
脑脊液4ml密封无菌管 |
β样淀粉酶1-42【Aβ(1-42)】 总Tau蛋白(tTau) 磷酸化Tau蛋白(磷酸化位点181)pTau181 |
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的鉴别 |
ELISA定量 |
3-5 |
11 |
病毒性脑炎 |
病毒基因 |
脑脊液4ml |
单纯疱疹病毒I(HSV I-I DNA) 单纯疱疹病毒II(HSV I-II DNA)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DNA) 乙型脑炎病毒(JEV RNA) 巨细胞病毒(CMV DNA) |
病毒性脑炎 |
PCR |
3-5 |
12 |
新增项 目 |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炎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 |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抗体 |
他汀类药物相关横纹肌溶解症 |
间接免疫荧光 |
3-5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 |
大红头普通干燥管抽血4ml |
神经束蛋白155(NF155)抗体 神经束蛋白186(NF186)抗体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
间接免疫荧光 |
3-5 |